作為導演,張艾嘉壹直在她的電影中探討著女性在愛情、婚姻中的迷茫、掙紮與救贖。《相愛相親》的主題也不例外。

  <1>

  影片開場第壹個鏡頭充滿夢幻色彩,滿頭銀絲的外婆平靜地躺在床上,陽光滿滿地灑進來,把整個病房照亮得像天堂。在家人的陪伴下,外婆安然辭世。女兒嶽慧英(張艾嘉飾)卻聲稱母親臨終的遺願是要與父親合葬,並為此大動幹戈,浩浩蕩蕩去往鄉下遷墳。由此引出了鄉下的姥姥(吳彥殊飾)為父親守寡壹輩子的陳年往事。

  20世紀50年代結婚的嶽慧英父母,代表了反對包辦婚姻、爭取自由戀愛的進步婚姻觀,也非常符合那個年代的婚姻自主潮流。在嶽慧英的陳述中,父母非常相愛,兩個人“壹輩子沒有大聲說過話”。讓他們死後能夠合葬在壹起,與其說是身為女兒的孝心,不如說是為了成全自己心中愛情最美的樣子。

  這樣的愛情,也是所有觀眾心中最美的愛情應有的樣子。然而,這壹段理想主義式的愛情,只存在於後人的記憶中,不斷被美化,不斷被想象。而同壹時空下相交集的另壹個人的愛情,卻是另壹番模樣——姥姥的愛情,是影片中最讓人心疼的壹段故事。

  貞節牌坊的存在,像壹個巨大的有形的巨石,壓住了老人的壹輩子。為了阻止遷墳,姥姥不惜以自己的身體作為盾牌,抵抗著來自法理世界的進攻。在影片的前半段,我們幾乎就要認定她是壹個冥頑不靈、冷漠偏執的封建老太太。然而,隨著嶽慧英的女兒薇薇與姥姥之間的交流,那段塵封在心中的往事,開始慢慢浮出水面。

  那些保存完好的家信、精心裝裱的父親的名字、被姥姥視若珍寶的家族族譜,都在訴說著姥姥對當年離家的丈夫的深厚情誼。當薇薇隨口說想要跟男朋友私奔時,惜字如金的姥姥居然毫不遲疑地說“好”。這時我們終於明白,她的堅持並不是為了守貞,而是在堅守自己的愛情,哪怕這愛情只是自己的壹廂情願。

  當姥姥意識到,丈夫真的是與另壹個女人相愛了壹輩子,這段苦澀的愛情也終於有了了斷。影片最讓人淚目的壹段場景,就是姥姥想要用毛巾去擦拭被雨淋濕的照片,卻不小心把照片擦爛了。就像自己等了壹輩子的愛情,就算是拿到手上也是水月鏡花,終究不過壹場空。影片最後,姥姥終於能夠平靜地讓人把墳遷走,並且瀟灑地說:“我不要妳了”,為這段糾纏了壹輩子的癡戀畫上句號。

  <2>

  “遷墳”主線之外,即將退休的嶽慧英也面臨著生活中的諸多變故,變得焦慮多疑、情緒暴躁,與女兒之間常常爆發沖突,也無視丈夫尹孝平(田壯壯飾)對自己的包容和體貼。多年的婚姻生活已經磨滅了彼此的激情,讓這對夫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對對方的關心和愛,就像薇薇口中所說的,媽媽“最喜歡聽甜言蜜語,但從她嘴裏說出來的話沒有壹句好聽。”然而,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正是隱藏在這些看似堅硬的言語背後。哪怕正在吃醋生氣,嶽慧英仍然全身心地照顧著醉酒的丈夫,甚至用憤怒的口氣提醒丈夫洗完澡後穿上衣服以免著涼,我們就知道,這就是愛情,這就是生活中真真實實的愛情啊。

  影片中又壹處讓人動容的場景,是丈夫尹孝平買了壹輛新車,載著嶽慧英,兩人回想起年輕時商量的退休後的計劃。那壹刻,逝去的歲月,原來並沒有逝去,它只是印在了我們內心深處,等待被召喚罷了。丈夫的默默陪伴,難道不是最浪漫的愛情表白嗎?情感的積累到這裏噴薄而出,伴隨著嶽慧英的淚水、尹孝平的歌聲,得到了徹底的釋放。

  <3>

  激情熱烈又充滿變數,是90後的愛情。薇薇和阿達相識於壹場偶遇,激情四射的愛情卻因壹個舊友的到來變得岌岌可危,他們決定用領證來挽救這段感情。然而,逃避解決不了他們的困境,結婚也不是救命稻草。


  對於年輕壹代的愛情觀念,張艾嘉的表達顯得有些模棱兩可。他們向往自由,擁有追求夢想的勇氣,然而在面對愛情的時候,又顯得很無力。薇薇認為姥姥為壹個不愛自己的人付出壹生的等待是不值得的,與阿達分離的時候她也哭著說“我不會等妳的”,實際上自己已經做好準備,給雙方足夠的自由和選擇。這是愛情逐漸成熟的模樣。三代人之間的愛情觀念,由此產生了奇妙的火花。

  <4>

  《相愛相親》的英文片名是Love Education,即愛的教育。人的壹生,就是在學習愛、感受愛的過程中度過的。作為導演,張艾嘉壹直在她的電影中探討著女性在愛情、婚姻中的迷茫、掙紮與救贖。

  影片結尾的處理頗具匠心,姥姥和嶽慧英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都放下了自己的執念,選擇放手。這段因遷墳而引起的家庭沖突迎刃而解,而三個女人也在這段追愛的旅程中,達成了與自己的和解。這樣的結局,或許也是導演自己對人生的壹種寬容溫情的體悟。

 

arrow
arrow

    百視達DVD專賣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