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火了,截至記者發稿前,這部頭頂“中國人自己的科幻商業大片”光環的電影,在強勢逆襲中完成了32.35億元的票房收入。

  這部春節檔的爆款電影收獲高票房、高評價之後,它的出品單位也成為外界關註對象。經濟觀察報記者從阿裏影業相關負責人手中,獲得的壹份國家電影局發布的電影公映許可證上得知,《流浪地球》的出品單位多達26家之多,名列其中的上海阿裏巴巴影業有限公司並不顯眼。

  然而今年的春節檔裏,像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周星馳導演的《新喜劇之王》、寧浩導演的《瘋狂的外星人》及韓寒導演的《飛馳人生》等,大年初壹上映的8部影片中,與阿裏影業存在關聯的就有5部,並且它還是作為主控或聯合出品方橫掃春節檔,被業內認為是此階段的最大贏家。

  記者觀察到,早在去年的《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爆款電影中,阿裏影業就已經作為影片合作方大顯身手。

  過去的2018年,票房增速卻是近三年來首次低於10%。票房降溫意味著國內電影市場正向理性化調整。相比其他民營影視巨頭的經營慘淡,阿裏影業能逆勢“豐收”,這無疑成為目前同行亟待思考的命題。

  “黑馬”

  壹位院線從業人員表示,為了迎接今年的春節檔(正月初壹至正月初七),各大院線都在積極備戰。

  根據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中顯示,年終票房大盤定格為609.8億元。這壹數據相較於2017年的559.1億元上漲近50億元,但其票房增速卻是近三年來首次低於10%。

  這讓更多院線經理們開始對新壹年的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和年末賀歲檔四個檔期蓄勢預期,目標樂觀中透著謹慎。

  上述院線從業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他對今年春節檔的心理預期還是挺高的。

  實際上,僅大年初壹就有8部影片上映,其中不乏有因《啥是佩奇》宣傳片引發關註熱潮的《小豬佩奇過大年》,以及在春節倒計5天時就被貓眼預測為賀歲檔冠軍的《流浪地球》等。

  據他透露,提前拿到的排片計劃來看,《流浪地球》的場次相較其他幾部影片至少高出2-3場。

  這部壹舉打破了“中國科幻電影是扶不起的阿鬥”思維定勢的影片,據統計總投資雖在5億多,卻險些“胎死腹中”。《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將這部影片戲稱為“小破球”,請不起大牌的明星。主要是因為受限於中國目前的特效水平和電影制作模式,他將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到了制作中,後期拍攝過程中就超支“斷糧”了,當時受邀來串戲的演員吳京在影片制作的生死關頭予以“救場”,不僅追加投資了6000萬元,並且零片酬出演,才幫助郭帆完成了這部夢想之作。

  經濟觀察報記者從淘票票和貓眼平臺上的預售開跑情況來看,像周星馳導演的《新喜劇之王》、寧浩導演的《瘋狂的外星人》及韓寒導演的《飛馳人生》廣受熱捧,而這部還未在內地市場驗證過的科幻片,成績卻不理想。

  郭帆曾講述到,他在幾年前就想拍出《流浪地球》,未想這部低成本打造的影片能在上映11天後,累計票房突破32億元,不僅穩居上檔影片實時排行榜首位,更是超過了去年“爆款”《我不是藥神》,位列中國電影高票房第五位,成為今年業內共同期待的票房黑馬。

  影片獲得高票房後,外界也更為矚目其投資方和出品方的利益收成。

  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到,就《流浪地球》收益進展,像北京文化、中國電影等都發布了截至2月10日的統計公告,彼時其票房為20.1億元。其中,北京文化表示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收益約為7300-8300萬元;中國電影投資該電影所產生的收益約為9500-10500萬元。但阿裏影業官方並未對記者透露其投資比例及收益。

  目前,該影片仍在上映之中,且票房已經突破32億元,由此估算北京文化和中國電影源於該影片的收益都已突破2億元,另外其收益還將伴隨影片狂飆突進的票房出現大幅提升。

  最引發關註的,還有在拍攝期間“仗義相助”的吳京,其投資的6000萬元占共計約5.3億元的影片成本為11.3%,在票房突破32億元後,僅吳京個人的收益折算已超億元。

  “投資的本質無非為了掙錢。”在致金研究院看來,影視行業的投資邏輯也不例外。而取決於能否掙錢的兩個關鍵因素是:成本和票房。根據測算可知,投資電影的盈虧平衡點在於:(0.25-0.37)*票房=成本。

  換句話說,壹部電影的票房收入只有達到成本的三倍以上才算回本。“投資壹個億的影片,票房要達到三個億,才可能達到盈虧平衡。”致金研究院認為,從《流浪地球》當前的票房來看,完全超預期,投資回報率很高。

  不過,同樣作為《流浪地球》投資方的文投控股卻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0日零時,盡管影片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累計票房收入約為15.93億元,超過公司最近壹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並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的50%。但“因公司參與投資該影片的比例較小,源於該影片所產生的營業收入尚未形成較大規模,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不大。”

  直接投資的壹方獲益規模尚小,作為聯合出品方的阿裏影業,又能分羹多少?

  籌碼

  隨著票房的節節走高,導演郭帆也在其微博不時發布著票房屢創新高的宣傳海報。經濟觀察報記者在瀏覽後發現,在2月8日下午票房破10億時,郭帆曾回復並轉載了阿裏影業官方微博,“感謝阿裏影業和淘票票,攜手同行。”

  雖然阿裏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僅通過旗下公司參與出品《流浪地球》,實難稱得上是直接打造了這壹“爆款”,不容忽視的是,它旗下的淘票票平臺卻在這部影片的整個宣發流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背靠阿裏巴巴這棵具備豐富渠道資源的大樹,阿裏影業展現出不俗的互聯網宣傳能力。除卻淘票票、優酷等平臺,就連手機淘寶,支付寶、餓了麽等各個平臺上都進行流量扶持和充分曝光。

  在阿裏影業相關負責人看來,這也能成為《流浪地球》的影響力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至最高的原因之壹。

  據阿裏影業旗下宣發平臺——燈塔專業版app數據顯示,僅大年初壹首日的總票房達人民幣14.35億元,既刷新了內地春節檔記錄,其中在這壹日上映的8部影片中,與阿裏影業存在關聯的就有5部,並且它還是作為主控或聯合出品方橫掃春節檔,被業內認為是此階段的最大贏家。

  這個“贏家”具體投入成本幾何,收益究竟又有多少?面對記者拋出的問題,阿裏影業相關負責人在采訪時表示,目前不便透露。但通過回溯不難發現,過去壹年中票房超10億的17部影片中,阿裏影業深度參與的有8部,這讓它的財務數據也大為向好。

  去年11月,阿裏影業發布的2019財年中期業績顯示,阿裏影業營業收入達15.32億元,較去年同期六個月的11.84億元增長29.4%;經營凈虧損為1.54億元,與去年同期的4.31億元相比,大幅縮窄64.1%。

  上述阿裏影業相關負責人指出,公司收入主要依靠三大核心業務板塊——互聯網宣發、內容制作與綜合開發。而上述財務數據顯示,這三大業務收入分別為11.72億元、3.10億元、0.49億元。

  足見,支撐阿裏影業收入高增長的是互聯網宣發,記者發現,較2017年同期增長達19.2%,獲得經營利潤0.64億元人民幣,直接實現了扭虧為盈。這不得不歸功於阿裏影業聯合出品並發行了《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等高票房影片,同時還參與了《碟中諜6》等歐美大片,也讓其獲益匪淺。

  如今《流浪地球》雖然是壹部低成本制作電影,但其高票房助力其成為壹個爆款。“大成本大制作的票房,最終滑鐵盧的情況不在少數。”致金研究院分析指出,影視公司想要投出或參與壹部觀眾喜聞樂見的影片,既是門技術活,也要把握“內容即王道”。

  在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萬達影視、博納影業、樂視影業五大民營電影巨頭割據的大環境下,緣何阿裏影業能在今年的春節檔中異軍突起,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阿裏影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阿裏影業很早就認同導演郭帆通過《流浪地球》在電影新類型方面的探索,同時更認同這部影片傳遞出的正能量和價值觀。”故而毫不猶豫參與了《流浪地球》的投資。“繼《戰狼2》、《我不是藥神》後,阿裏影業和北京文化再度聯手打造出了《流浪地球》這個優秀作品。”

  談到爆款,上述負責人還指出,阿裏影業與亭東影業聯手推出的《飛馳人生》也正成為春節檔的另壹爆款。“我們主要秉持‘有影響力、正能量’的理念,與壹些優秀的制片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他看來,深化優質內容戰略和在影視上遊內容制造上的布局,正在成為阿裏影業角逐民營影視格局戰的重要砝碼。

  轉型

  作為影視圈裏的“後進生”,阿裏影業初期在內容方面存在短板,為此它也做過不少“買買買”甚至國際化並購的嘗試,比如投資《碟中諜5》及與斯皮爾伯格的安培林影業等進行合作。

  然而,彼時的2017年6月,時任阿裏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曾調侃“早就想把阿裏影業的名字改成‘阿裏影業基礎設施公司’”。在他看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亟需加快“新基礎設施”建設。

  彼時俞永福帶領阿裏影業進行了“要做水煤電,不跟傳統影視公司等內容放構成競爭關系”的轉向定位,而這直接遭到了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的質疑,“我相信永福有壹天會收回自己的話,他承諾了不跟我們競爭,但我覺得有壹天我們還是會狹路相逢。”

  還沒等他們狹路相逢,樊路遠便於2017年10月接任了阿裏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壹職,並且進壹步修正了阿裏影業的策略——打破了之前阿裏影業“只做平臺,不做內容”的誤讀,力主“基礎設施+優質內容”雙管齊下,他認為這樣才能讓阿裏影業在未來鏖戰於影視行業。

  經濟觀察報記者在去年12月20日舉行的首屆文娛大會上,見到了阿裏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他曾著重就阿裏影業的“雙輪驅動戰略”進行分析,在他看來,“爆款沒有方法論。”如果壹定要找到壹個規律的化,不過是“保持著對用戶的敬畏和尊重,在市場震蕩的不確定中,持續探索做正確的事——創新。”他強調,這正是阿裏影業試圖創造的重要價值。

  某影視投資機構創始人吳華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有足夠的資本,才有機會成為影視圈內的“重要玩家”。而這也能從樊路遠提出的“阿裏影業將對優質內容投入‘不設上限’”的“官宣”中發現端倪。

  去年12月中旬,阿裏巴巴集團增持阿裏影業股權,由 49%提升至50.92%,成為後者的實際掌舵者。隨後,阿裏影業也發布公告稱,所籌款項主要用於內容投資、進壹步擴大客戶基礎、銷售及市場推廣活動、機會出現時選擇性並購及壹般企業用途。

  十分明確的是,阿裏影業與阿裏巴巴集團的利益綁定進壹步增強,還可以強化前者與後者旗下媒體內容分發及渠道平臺的深度合作。

  阿裏影業相關負責人以《流浪地球》為例指出,“春節期間,手機淘寶這個超級APP在首頁球區專門為《流浪地球》展示主題圖標、提供購票入口,並聯動天貓國際為電影量身定制專題頁面;另壹個國民級應用支付寶也在首頁以不同方式推薦該片。”

  除卻流量加持,阿裏影業還通過淘票票、優酷、大麥網、口碑、餓了麽、電商等平臺,進壹步整合多維的生態內資源,“壹夜霸屏、充分曝光,觸達數億消費者和觀影人群。”上述負責人指出,如此舉措來支持高口碑的優秀國產電影,也成為助推其成為爆款電影的發動機。

  遊戲?

  實際上,今年春節檔並非由阿裏影業“獨占”爆款,經濟觀察報記者深挖各大影片的出品方背後,無壹不有BAT的資本註入。

  在全面奪取了支付、社交、外賣、出行等多領域陣地後,BAT早已將觸角延伸至影視行業,甚至成為影視投資的“領航員”。

  然而,在巨頭春風得意之時,反觀那些民營小型影視投資公司,正處於寸步難行的尷尬境地。

  “現在市場上的好項目,絕大部分都被BAT占了,壹般放出來的給小股東的股份都比較少,並且多是溢價好多倍(之後)的。”吳華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於影視投資金額較大,動輒幾百萬、幾千萬到上億,如今的影視投資基本都是幾家影視公司聯合投資的模式,通過整合各自的資源來分散壓力、規避風險。

  “這些公司裏,有資源和能力的,可以為影視項目的宣傳和發行甚至陣容做壹些貢獻,談利潤的時候籌碼會大壹些;如果沒有資源,只能分得壹些大資本吃剩的殘羹冷炙。”吳華指出,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好項目,壹般從劇本出來以後各個投資公司就陸續進場,“期間壹些投資公司還會做壹件事,就是把資金分散出去,給到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去做市場,再募集資金來做這個事兒。”

  經過吳華的分析,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到,有不少投資公司在電影拍完之後就能把成本全部收回。“之前流浪地球拍攝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這種小股東跟我們聯系了。”

  吳華深知“割韭菜”理論,在股份溢價已經翻了數倍的情況下,“再進場當接盤俠的風險會很大。”於是他選擇拒絕進入這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遊戲中去。

  顯而易見,以BAT為代表的大影視投資公司,因為具備了內容制作和篩選能力、壟斷了優質內容,成為項目的領投方或主控方,而其他小的影視公司只能作為跟投方,憑借有限的數據、信息和關系參與投資。


  “我們壹般都是跟投,看這個項目是否有大公司參與,比如有騰訊22%的股份,我們才敢跟著投壹點。”吳華說,被大公司擠占得無立錐之地,加上影視行業稅收風波導致的政策收緊,“迫不得已,壹些小公司選擇了出海投資,翻拍境外影視劇的他國版本,賺外國人的錢。”

  群雄爭霸之下,吳華所代表的這類小型影視投資機構,也迫切希望不做外行式的賭註,能讓資本流入市場,能參與更多影視項目的制作。對此,致金研究院則指出,影視投資的關鍵,還是投資人對特定影視項目盈利能力的判斷,“成功的邏輯基礎在於定位精確”。

  此外,阿裏影業相關負責人還強調,在成功投資壹部爆款前,影視公司在產業鏈上下遊、內容制作、金融、互聯網宣發、在線票務、衍生品等各個環節能否實現全產業布局,打造投制宣壹體的產業鏈條也分外關鍵。
 

百視達DVD專賣店2019電影排行榜熱門電影DVD電視劇線上看2019大陸劇dvd線上看熱門陸劇DVD2019卡通動漫在線觀看熱門動漫DVD2019韓劇dvd在線購買熱門韓劇DVD泰國電視劇2019日劇線上看熱門日劇DVD2019台劇推薦熱門台劇DVD大台北DVD專賣店DVD影片專賣店美劇DVD專賣店2019歐美劇DVD熱門美劇DVD港劇DVD高清版熱門港劇DVD高清DVD購物網電視DVD在線購買

arrow
arrow

    百視達DVD專賣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