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時某地出了壹件咄咄怪事,原因何在?

  記者走訪始發地,采訪三表姑七堂叔,調查當事人成長背景與童年經歷;又咨詢了精神科、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專家。

  壹層層鋪墊,壹點點渲染,神秘事件讓觀眾的心懸到了嗓子眼,但他們最終等到的,卻是壹個啼笑皆非的結論。

  真好奇,如果由《走近科學》欄目組按“走近科學”的套路,來拍攝壹期以“看走近科學”為謎底的節目,會出現怎樣的效果?

  9月30日,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播出,觀眾們終於在不斷走近科學的旅程中停下了腳步。

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走近科學》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走近科學》
  連當年壹邊罵節目組故弄玄虛、糊弄觀眾,壹邊又忍不住看下去的“黑粉”們,也紛紛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不舍之情:“雖然它有鬼片壹樣的開頭,腦殘片壹般的結局,但還是止不住地好看。”

  科學博主畢導也懷念起當初求知欲爆棚的自己:

  “比少年包青天還過分的bgm,配上張騰嶽老師迷幻的語氣,3分鐘內直接把氣氛烘托到高潮,之後全程高潮,讓每個觀眾都不得不在電視機前捶胸頓足拷問自己:‘是啊!究竟是為啥呢!’

  有時候壹期節目要分上中下三集播,那種看完前兩集後的求知欲能讓人自焚。但每期的結尾都讓妳想砸了電視,這踏馬和科學究竟有什麽關系!”

  全國觀眾都很想問這個問題。1998年首播,至今21年了,《走近科學》究竟和科學有什麽關系!

到底是走近科學還是走近忽悠,這很難講到底是走近科學還是走近忽悠,這很難講
  01

  走近科學之

  走近偽科學段子

  如今全網懷念的節目,也曾是被群嘲的對象。

  即便是從未完整地看過壹集《走近科學》的人,也會對下面這些案例略有耳聞。

  壹般,節目是由普通人難以遇見的怪事開始的:

  比如,某村子每天半夜都會出現怪叫,弄得人心惶惶。沒人有膽量夜晚出門看個究竟,於是全村人只好躲在各自家床上,輾轉反側到天明。

  又比如,節目組到訪峨眉山壹個古寺。這裏被高大的樹木重重包圍,怎奈寺廟屋頂上卻不見壹片樹葉。

  這難道是神明的庇護?無論是遊客、寺中的和尚及保安、文物管理局局長,都道不出所以然。

妳也別去猜,猜也猜不對/《走近科學》妳也別去猜,猜也猜不對/《走近科學》
  再比如,新婚之夜,老屋墻上竟出現怪影;某男子能從自己身上吸出血來;新疆喀納斯湖、四川獵塔湖、長白山天池多地出現了水怪的蹤跡;天上掉下離奇的藍色冰塊……

  奇聞異事本來就能吊起人的十二分之好奇心。這時候,解說詞和主持人張騰嶽再煞有介事地露出幾個關鍵詞“撲朔迷離”“錯綜復雜”。

  隨著“究竟……到底……”的經典句式結束,具有強烈視覺張力的海報瞬間覆蓋整個電視屏幕。


  從字體到設計都如此“不央視”的央視節目海報,觀眾們是前所未見。

  背景音樂也悄然響起,讓大家的汗毛都隨著節拍起舞。

  後有網友整理發現《走近科學》的幾首常用BGM就有來自於恐怖片《月光心慌慌》和《死寂》的插曲,也有那首總喜歡在破案時分出現的《X-file》。

  記者們的調查隨著背景音樂的進行逐漸深入。經過壹系列的采訪,專家解答後,謎底終於浮出水面——

  原來,村子半夜可怕的叫聲,是壹個胖子在打呼嚕。

  原來,峨眉古寺屋頂不見落葉,是因為此地風大,吹跑了。

  原來,老屋怪影是小孔成像。

  原來,男子之所以能夠吸血,是因為他牙齦出血。

  原來,最痛恨“原來”這個詞的,是《走近科學》的觀眾。

逐漸露出蒙娜麗莎的假笑逐漸露出蒙娜麗莎的假笑
  “那水怪之謎他至少要給我壹個說法吧?好歹是個央視節目,還能吹牛不成?”妳這麽想著。

  說法這不就來了嘛,三個湖裏的水怪分別是水獺、烏龜和朝鮮人開的汽艇。

  《走近科學》明明輕輕松松,就掌握了千千萬萬顆隨調查推進跌宕起伏的心。

  但在節目結束前的壹分鐘,他啪嘰壹聲,把心都捏碎了,然後簡單粗暴地給妳總結:這就是科學。

  此時此刻,觀眾們臉上的表情,或許就和這位舔過天降藍冰的村民壹致——他曾表示這冰“鹹鹹的,挺好吃”,但節目組告訴大家了,藍冰是從飛機廁所出發的高空墜物。


  作家韓寒也被節目欺騙過:“《走近科學》就是因為走了好幾年,還沒有走近過,所以壹直在堅持不懈地想要走近科學。”

  他在自己的《他之國》中也辟出壹塊荒誕的土地,留給《走近科學》:

  壹個農民伯伯種白蘿蔔,竟然長出壹棵胡蘿蔔。他請來農業專家、基因專家,從基因突變等角度分析,最後發現,原來,是胡蘿蔔種子不小心混進去了。

  氣憤又“心碎”的網友給《走近科學》總結了三宗罪:汙蔑當事人,把人當瘋子;侮辱觀眾,把人當傻子;恐嚇觀眾,把壹檔科普節目生生拍成了鬼片。

  《走近科學》並非從壹開播就如此“沙雕”。主持人張騰嶽在壹次采訪中回憶,1998年至2003年間,節目都是《爆炸消除鍋爐預應力》式的“真科學”,還曾請到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同臺。

  事實證明這般硬核的科教節目並不利於大眾傳播,節目收視率壹度接近於0。


  “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反倒是從2004年開始采用的“走近偽科學”方式,從社會生活中獲得焦點、熱點、疑點、難點及新現象,並給予科學上的解釋,這才讓壹檔節目獲得了國民性。

  《走近科學》壹接地氣,收視立即大獲成功。

  在後來的法制類節目中,我們都多少能看到“走近科學”故作神秘的套路:寂靜的夜,壹雙黑手伸向了她。如花似玉的少女,又是否會慘遭蹂躪與摧殘?廣告之後,精彩繼續……

  三言兩語就能概括出來的故事劇情,更讓《走近科學》成為社交網絡上輕易被cue到,時不時就能拿出來罵兩句的段子。

  主持人張紹剛在《吐槽大會》上cue起這檔節目,他也說:“別再提撲朔迷離、錯綜復雜了,妳們節目應該是大跌眼鏡、啼笑皆非。”

張紹剛和張騰嶽其實是校友/《吐槽大會》張紹剛和張騰嶽其實是校友/《吐槽大會》
  02

  走近科學之

  走近真實的中國

  英國科幻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曾提出“科學文化界的三大定律”,其中就有這麽壹條:

  任何非常先進的技術,初看都與魔法無異。

  看似詭譎的《走近科學》,不過是壹部源自本土民間的《十萬個為什麽》。它所展露的正是老百姓在面對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時,最真實的反應。

  央視官網上還留有“捉鬼”系列視頻。


  每壹集的標題都很嚇人——夜半鬼剃頭、命懸壹線、家纏狐仙、夢中艷影、油炸厲鬼……

  但內容皆是大同小異——老鄉突然患病,但都沒有去醫院找大夫治療,反倒在家裏請來道士神婆,壹頓折騰之後,才發現是被騙了錢。

  兩位中年演員反復在節目的情景劇中扮演起“道士”和“神婆”的角色,又是讓筷子在裝有水的碗裏直立,又是揮舞菜刀在患者頭頂上來回耍,又是讓屋裏燃起鬼火,又是徒手探探油鍋的……

  被騙的老鄉面對鏡頭述說自己當年被騙的很傻很天真;專家負責從物理、化學的角度解釋“鬼顯靈”的原理,讓江湖騙術不攻自破。

  節目組為了破除民眾的迷信思想,可謂煞費苦心。

  節目組的苦心,則通過最後主持人老母親似的反復強調顯露出來,“有病尋醫,巫婆神漢不可信啊。”

  像《千年女屍復活》《香屍謎案》《湘西趕屍》幾集可以說是《走近科學》中最值得被稱為“童年噩夢”的節目,觀眾差點都以為這節目要和屍體杠上了。

  這些選題自帶流量,但帶著妳走進靈異事件的節目,往往會在最後告訴妳再可怕的東西,也是這世界上現實存在的物質與科學的化學反應,其實壹點都不可怕。

  《走近科學》還有壹類節目,是人造的怪像:8歲孩童被僵屍附體,浙江某地壹村民家突然地下冒血,86歲的老人身體會出現自燃現象。其最終的解釋,都是主人公故意為之。


  這種壹看標題就很中二的節目,不知當時大家為何如此入迷。

  再具體壹點,以上這些怪事發生的原因是:渴望親情的孩子為了得到爸爸的關註,模仿起了僵屍;無聊村民為了博得大家關註,往自己地上潑血;老人身上的火是孫女點的,但大人們都沒發現。

  科研人員接觸不到壹個裝神弄鬼以尋求關愛的孩子,民生臺光是“正常人”吵吵鬧鬧就有它解決不完的事兒。

  偏偏《走近科學》把這類古怪的故事當成完整的壹期節目來制作,在雞毛蒜皮中,在“扭曲的人性”中,他們都為科學找到了存在的方式。

  知乎網友@石二郎說他最喜歡的壹期《走近科學》是《我想飛行》——

  初中畢業的農村小夥,沒文化也沒錢,但有壹個飛行夢。

  為了能打造出飛機零件,他到壹個環境惡劣的煉鋼廠打工;還自己上網搜集飛機的制作方法,最後選定了由骨架、旋轉翼、發動機和操作桿組成的超簡易直升飛機作為自己的目標。

  第壹次飛行,他差點墜機身亡。

  第二次,為了解決平衡問題,他在機尾綁上兩塊磚頭。如果再不成功,他可能真的會死。

  全村民都來看他笑話,等著他再摔下來壹次。

  這壹次,小夥真的成功了。驚訝的村民被他的高飛歡呼,還感動得落下眼淚。

只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只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03

  打破封建迷信,傳播人文關懷,渲染民科的浪漫主義思想,《走近科學》壹檔節目幹了好多活。

  據制片人張國飛反映,節目有許多素材都是熱心觀眾致電爆料的。看來,那些荒誕惡搞的情節,也不全是節目組主動營造的效果。

  在許多報刊新聞、電視節目都無法觸及的村莊裏,老百姓或許就正過著這麽熱熱鬧鬧的日子。

  壹位微博網友的總結到位:《走近科學》堅持貫徹了我國的唯物主義思想,又在壹定程度上融入了李白式的浪漫主義思潮與希區柯克式的懸疑恐怖風格。

  走近科學之

  走近未知的壹切

  《走近科學》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走近”太多,“科學”太少。

  網易新聞曾在系列報道中指出:

  “《走近科學》自2004年改版後,在隨後的幾年裏為了提高收視率,選擇了壹條靠懸疑詭異博眼球的偽科學之路。

  該節目號稱宣揚科學,可相當的壹部分選題策劃根本與科學毫不相關,比如水怪UFO等難以科學實證的未解之謎,或各種裝神弄鬼的靈異事件。

  這些聳人聽聞的事件背後要麽純屬狗血誤會,要麽幹脆宣布是當事人有心理問題,壹切都是幻覺,最終都淪為打著科學幌子的人造鬧劇。”


  不明飛行物最後被證實只是壹只飛蛾。

  那麽,什麽是好看的科普節目呢?

  像英國BBC那樣,大投入大制作,蟄伏幾年時間拍出《地球脈動》《謊言間諜》,多維度呈現大自然的真實面貌;

  還是像美國探索頻道,請來貝爺帶觀眾走近地球上最野的地方?

《地球脈動》《地球脈動》
  不同的語境下,科學自然有不同的自我表達方式。

  “中國人自古善用故事形式載以道義和真理”。制片人張國飛在壹次采訪中指出。像“誇父追日”,像“兩小兒辯日”。

  他曾觀看大衛·科波菲爾來華演出。這位魔術大師把自己的術法變成了故事中的壹個情節,他用這樣的念白來作為空中飛人表演的開場:我小時候有個夢想,那就是在天空中飛翔……

  《走近科學》用的也是這種“講故事,說道理”的手段。它只不過是把故事中常見的“很久很久以前”,都變成了“月黑風高夜”而已。

  在月黑風高夜發生的故事,恰恰好是能夠在觀眾快速轉臺的兩秒鐘時間裏將人留下來的故事。人在了,科學普及工作也就好做了。

  哥倫布西班牙起航,特斯拉發明交流電,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腳印,這是科學。

  後來電流被運用來制作路電燈,電燈螺絲松了,夜間壹明壹暗嚇壞了老人;電線漏電,路過的狗痛得汪汪大叫;電筆壞了,所以在空氣中到處測量都是220V——這是《走近科學》。可“走近科學”的背後說到底那還是科學。

真正的科學,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wikipedia真正的科學,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wikipedia

  為《走近科學》收視率做背書的,只是觀眾自身渴望探索與發現的求知欲。

  這麽說來,研究所裏等待的未知實驗結果是科學,家庭主婦對如何把生活過得更好的思考中也有科學。

  但顯然如今後壹種科學在各大短視頻平臺找到了更好的存活方式——靈異現象+貌美村姑,壹看就是高流量高轉發,順便還能帶帶貨。

  《走近科學》停播,前壹種科學顯然又少了壹種講述。

  只是,《走近科學》停播10天後,壹顆隕石墜落在了吉林省松原市附近,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多地的網友均目擊到這顆隕石墜落時產生的火光。

  在這條新聞的微博下面,最高贊的回復是:

  如果《走近科學》不停播的話,這個事可以播三百多期。

  參考資料:

  《因為我們在努力》,樊春艷,央視國際

  《張國飛、張騰嶽做客新浪聊天實錄》,央視國際
 

百視達DVD專賣店,高清晰DVD影片,2019韓劇dvd在線購買熱門韓劇DVD泰國電視劇2019日劇線上看熱門日劇DVD熱門台劇DVDDVD影片專賣店美劇DVD專賣店2019歐美劇DVD港劇DVD高清版高清DVD購物網電視DVD在線購買

 

台灣百視達DVD專賣店提供最新的高清DVD,應有盡有,高清晰的DVD視覺效果,2019新片不斷更新中,韓劇dvd專賣店提供大量的韓劇電視影集日劇DVD歐美劇DVD大陸劇DVD影DVD劇DVD劇DVD劇DVD卡通動漫DVD音樂專輯DVD演唱會等等DVD,輕鬆線上訂購,免費加入會員訂購,多買多優惠折扣喔,全台價格最低,可貨到付款,全場高清晰的彩色盒裝DVD,非常適合珍藏哦

arrow
arrow

    百視達DVD專賣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