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自5日“正月初壹”在全國上映以來,票房已超過40億元。國家電影局20日在京主辦的研討會上,專家認為,影片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創作新征程,填補了中國“硬科幻”電影類型的空白,推動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的進步,對探索國產類型電影創作、推動中國電影創新升級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指出,《流浪地球》的成功,首先得益於它樹立的價值標桿和占據的道義制高點。影片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集體主義和家國情懷,展現了中國人民不計功利、天下大同、共克時艱的精神境界,詮釋了中國傳統價值和當代價值,宣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戰勝人類可能面臨的災難提供了與西方不同的中國方式和中國方案。

帶著地球去航行:表達人類未來命運思考

小說《流浪地球》發表於2000年,當時國內的科幻文學出現繁榮跡象。小說作者、影片監制劉慈欣說,與傳統的現實主義文學著力描寫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不同,科幻文學的特點是描寫渺小人類個體與宏大自然、宇宙之間的關系。

“《流浪地球》中,人類作為整體出現——不是不同個體、種族之間的沖突——即‘人類命運共同體’。”劉慈欣說,“我是在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創作的,地球是全部歷史、文化、文明之根的壹個象征。帶著地球壹起在太空航行,表達了中國人對故土、對家園的感情和情懷。我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去表現這種情懷。”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壹川說,影片擺脫了美式科幻片主導的“逃離地球”範式,獨創出嶄新的“流浪地球”範式,體現了對地球家園的深厚感情。“這種範式植根於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深層,傳承了由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神話所代表的保衛自身家園的傳統,體現了中國文化對未來世界科幻命題的壹種獨特的想象和解決方式。”

王壹川說,影片刻畫了壹家三代人,即老韓、劉培強、劉啟之間的認同關系,突出了中國式家族認同傳統的當代魅力,特別是其中有關父親劉培強與兒子劉啟之間的英雄主義認同的故事,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可以讓觀眾更加重視和珍惜現實中的家庭、家族和家國同構的基本意義。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說,《流浪地球》沒有簡單克隆好萊塢科幻電影中美國“個人英雄主義”拯救並繼續統治世界的“標準答案”,而是提出了組建聯合政府、天上地下結合、帶著地球壹起走的“中國方案”。

“影片著眼於對人類未來生存發展的思考,用影像表達對於人類未來命運的憂思,生動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出中國作為壹個負責任的大國對於人類生存發展的遠見卓識與使命擔當。”胡智鋒說。

八成特效自主完成:反映我國電影工業化成就

因《滾蛋吧!腫瘤君》聲名鵲起的導演韓延,2年前就聽郭帆“吐槽”過籌備《流浪地球》時遇到的技術難題:連壹個道具或是場景的預制件都要花很長時間去研究,甚至要在國外定做。“我們的市場太久沒有出現這種‘硬科幻’電影了,以至於中國導演拍這樣的題材時,沒有任何工業經驗可以去借鑒。之後我拍《動物世界》也深深體會了壹把郭帆所說的工業化差距。”
百視達DVD專賣店2019電影排行榜電視劇線上看2019大陸劇dvd線上看2019卡通動漫在線觀看2019韓劇dvd推薦排行高清DVD專賣店2019日劇線上看2019台劇推薦大台北DVD專賣店DVD影片專賣店美劇DVD專賣店2019歐美劇DVD港劇DVD高清版高清DVD購物網

arrow
arrow

    百視達DVD專賣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