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君身邊的人10個有9個聽過這個電影的名字,近壹半的人已經在周末刷了壹遍,時刻準備著二刷。因為《小偷家族》,也讓更多的觀眾認識到了這個叫是枝裕和的日本導演。

很多人都說,《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最好的作品,導演本人也憑借著這部作品,榮膺了今年戛納的金棕櫚大獎。不過,《小偷家族》確實好,但不是最好。

今天,邪君不準備和大家聊《小偷家族》,反倒想和大家來聊壹聊是枝裕和的另壹部劇情片《無人知曉》。豆瓣評分9分,高於98%的劇情片。

相較於《小偷家族》,《無人知曉》顯得更加克制,更加細膩,影片沒有大喜大悲的橋段,只是娓娓道來。甚至觀影過程中不會掉壹滴眼淚,但看完後卻會久久難以釋懷,輾轉反側。

無人知曉眾所周知,是枝裕和壹向以刻畫“家庭親情”見長,通常喜歡用壹種先鋒藝術的手法來講述家庭的變故,親情的遷徒。《無人知曉》同樣也不例外,這是壹個關於“家庭”的故事,並且故事的靈感來源於壹則真實的社會新聞。故事的背景是1988年震驚日本上下的“西巢鴨棄嬰事件”,東京西巢鴨地區壹位年輕的母親,為了與自己的新男友同居,不惜拋棄了四名子女。母親走後,由14歲的長子承擔起撫養弟妹的責任,孩子們無法上學,整天待在公寓裏,很快用完了母親留下的生活費。

3歲的妹妹因為太過饑餓偷吃了哥哥朋友帶來的方便面,被毒打致死,死後眾人用行李箱將妹妹的屍體運送到公園埋葬。半年後,房東發現房屋內長期只有小孩居住,且臟亂不堪,於是報警。鏡頭壹轉,母子開始收拾搬家的東西——兩大個行李箱。行李箱裏面裝的不是別的,而是壹個三歲的小女孩雪和五歲的小男孩茂。沒過多久,阿明趁天黑從車站接回了這個家的第五位成員十壹歲的京子,壹家五口開始坐在餐桌前愉快的用餐。

吃飯的時候,媽媽“再次”給孩子們重申了家裏的規矩:不許大聲吵鬧,不許外出,甚至連陽臺也不可以。而孩子們也都欣然接受。從孩子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來,這應該不是第壹次在家裏聽到這樣的規矩了。影片到這,用短短的10分鐘告訴了我們幾個重要的信息點:

1. 這個家有4個孩子,但都沒有上學

2. 這個家並沒有“父親”

這之後,這壹家的人生活從表面上看,似乎走向了正軌:白天母親外出工作,留下幾個孩子在家,由長子阿明照顧,晚上母親回家,和孩子們聊天、玩鬧,壹起晚餐。直到某天清晨,惠子留下的壹封信打破壹直以來的平靜。信中惠子告知阿明,自己要離開壹些日子,拜托阿明照顧好京子、小雪和茂。沒有說去哪,也沒有說什麽時候回來,這個家唯壹的支柱,就這樣消失在了孩子們的生活中。起初,孩子們還是和往常壹樣,內向但勤勞的京子,負責洗好每天的衣服;阿明負責每天外出給弟弟妹妹們采購食物,小雪和阿茂則在這個小小的“天地”裏“享受”著自己的童年。生活費壹天天減少,也不見惠子回家,年級較長的阿明和京子內心隱隱不安。阿明開始拜訪母親以往的情人,並向他們求助,但獲得的幫助幾乎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就在這時,惠子卻帶著孩子們的禮物,回到了家。可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平靜,很快惠子又以出差為由離開了孩子們,而這次孩子們再也沒能等到惠子回來。

或許惠子早已做好了“壹去不復返”的準備,所以這次回來,她給孩子們送了他們最喜歡的禮物,剪了頭發,完成了母親對孩子最後的“義務”。孩子們以為母親和之前壹樣,只要耐心等候,便會回來。但隨著時間壹天天的過去,母親卻沒能在聖誕節的那天如約出現,這時阿明終於意識到母親再也不會回家了。孩子們以為母親和之前壹樣,只要耐心等候,便會回來。但隨著時間壹天天的過去,母親卻沒能在聖誕節的那天如約出現,這時阿明終於意識到母親再也不會回家了。某天,最小的妹妹小雪,從椅子上摔了下來。由於沒有得到及時的救助,離開了人世。阿明用僅有的幾塊錢,打電話給媽媽,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

最後,阿明和朋友把小雪放進了行李箱,運到了小雪壹直想要去看飛機的機場,趁著深夜,埋進了土裏。整部影片,導演都是壹種極其克制的手法,講述著這個故事。沒有偏向任何壹個人的立場,只是將壹個不幸的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

這是壹出悲劇,但是電影中毫無怨懟和仇恨,也沒有嚎哭和吶喊,氣質平靜從容,光線明亮,音樂輕快,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只有靜靜的日常描寫。影片中的許多線索,都十分耐人尋味。比如:關於“時間”。影片的中文譯名叫《無人知曉》,也叫《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相比前者,個人覺得後者更加完美。母子壹行五人搬到新家的時候,正值夏日,孩子們躲在行李箱裏,熱的滿頭大汗。母親在深秋離開了家再也沒回來,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夜,靠吃過期的食物度日。又壹年炎夏來臨,那間原本整潔的屋子,變得臟亂不堪。關於人物,導演沒有去刻畫壹個“不負責”的負面的母親形象。影片中的母親惠子,盡管面容已不再年輕,但聲音中仍然能聽出如小女孩般的純真。

從惠子和孩子們的互動、交流中可以看出,她壹直在盡力扮演好壹個母親的角色,承擔著母親的責任,她是愛孩子們的。

但她內心,無法克制對於愛情的幻想與追求,所以她總在壹次次的愛情中受傷,又壹次次懷著期待奔赴下壹場愛情。關於孩子們的刻畫,導演更是沒有刻意在他們身上渲染淒慘的效果。盡管整日跟著母親東躲西藏,但孩子們也依然能從拮據的生活中體會到童年的無憂。面對母親的離去,他們沒有抱怨,默然的接受了母親的離開。印象中最深刻的畫面,莫過於屋子停水停電後,孩子們沖出了屋子,在大街上無憂無慮的奔跑著,仿佛這壹切的困境皆不存在壹樣。對於自由、快樂的向往,在這四個孩子身上從來沒有被現實磨滅過。甚至在壹直承擔著家庭重任的阿明身上,也能看到青春期孩子那種渴望結交朋友、容易被電子遊戲吸引的“可愛”。值得壹提的是,阿明的扮演者柳樂優彌,也憑借著在影片中出色的表演,成為了戛納電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影片的結尾,導演采用了壹個韻味深刻的結局。本以為阿雪的離世將會是這場悲劇的結尾,但第二天清晨,阿明照舊去便利店後門等待著好心的店員將前壹天的過期食物送給自己,馬路的對面,京子、阿茂和後來成為阿明朋友的紗希在壹旁等待。回家的途中,阿茂和平時壹樣去自動售貨機和投幣電話裏尋找別人遺落的硬幣。壹場生離死別過後,孩子們的生活並沒有任何的改變,就如同這壹切從未發生。該說是冷漠嗎?其實這就是生活,平靜的生活,時間的殘酷與偉大沒有給予這些不幸的孩子半點憐憫,反而教會了他們如何在絕望中變得平靜,這也就是生命不變的規律。


百視達DVD專賣店2018電影排行榜電視劇線上看2018大陸劇推薦2018卡通動漫在線觀看2018韓劇推薦排行高清DVD專賣店2018日劇推薦2018台劇推薦大台北DVD專賣店DVD影片專賣店美劇DVD專賣店2018歐美劇DVD港劇DVD高清版高清DVD購物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8電影影視 熱門電影DVD
    全站熱搜

    百視達DVD專賣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