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代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今天在香港病逝,享年94歲。

  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他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金庸生前創作多部武俠小說,包括《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首字,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前不久,在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第三屆會稽山論壇暨第十屆文化中國講壇上,南開大學教授、橫山書院院長陳洪舉辦專題講座《挑燈看劍說義俠》,酣暢解讀金庸武俠小說世界所蘊含的傳統文化風骨。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陳洪和金庸本人也有交情。

  “斯人已去,徒留遺響。”今天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陳洪回憶了與金庸交往的壹些往事。此前,陳洪邀請金庸到南開大學講學,等金庸抵達時,陳洪因臨時出差未能碰面。“巧合的是,我出差去蘇州大學,他來南開大學,恰為各自的母校(蘇州大學與金庸就讀過的東吳大學同宗同源為壹脈——記者註)。”

  陳洪說,他曾與金庸討論通俗小說價值。當時很多人抨擊金庸的小說沒有文學價值,就是說故事而已。金庸對陳洪說,不願意別人叫他武俠作家、通俗作家,陳洪當時給金庸打氣,表示武俠作家、通俗作家並不意味著“低”。陳洪還贈詩給金庸:“把酒論文學,說俠意興殊。淺俗蘊厚重,執手老獨孤。”

  “我評價金庸小說,就是500年後的《水滸傳》。”陳洪認為,通俗文學經過經典化之後,尤其是像金庸作品這樣的登峰造極之作,是文學史和文化史上繞不過去的現場。“隨著經典化,更加顯示出價值。現在寫文學史,不可避免要寫到金庸了。”


  1999年8月29日,在中央電視臺壹間小小的會客室裏,金庸先生曾接受本報記者的獨家采訪,寄語青年“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並欣然題詞:“向中國青年報的讀者致意。”采訪中,金庸對本報的大學生讀者提出自己的希望:“能接受大學教育是壹個非常難得的機會,能得到這個機會的人比例很少,要充分利用時間,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在大學念書不單單是考試的問題。除了求學,還有做人的學問。”

  自上世紀中期開始,金庸武俠小說便成為影視劇改編的熱門素材。金庸武俠小說的每壹次重拍,都能開啟新壹輪的熱議。

  作為壹名教育家,金庸認為自己重要的工作是通過言傳身教引導他人,“讓他們思想開明,頭腦開放,不固執己見”。他曾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讀書不是為了自己今後名譽好,地位高。應該對社會有壹種關註,對國家、民族有壹種關懷。這也就是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我很欣賞這種人生態度。”

  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評價金庸:“不只是具體的學識,甚至包括氣質、教養與趣味,金庸都比許多新文學家顯得更像傳統中國的‘讀書人’。”

百視達DVD專賣店2018電影排行榜電視劇線上看2018大陸劇推薦2018卡通動漫在線觀看2018韓劇推薦排行高清DVD專賣店2018日劇推薦2018台劇推薦大台北DVD專賣店DVD影片專賣店美劇DVD專賣店2018歐美劇DVD港劇DVD高清版高清DVD購物網

arrow
arrow

    百視達DVD專賣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